中央研究院典藏精品


前言


本院自1928年6月9日成立,先後分設10個研究所於北京、上海兩地,後經抗戰西遷昆明、桂林、重慶各處,俟戰爭結束,東還京、滬。1949年遷移臺灣,僅歷史語言與數學兩個研究所即時渡來,圖書文物皆暫時放置桃園楊梅火車站倉庫,在朱家驊代院長的四方奔走下,1954年方能於南港現址建造院區,時歷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等院長的勤盡戮力,實成今日的規模與氣象。

本院任務之一為人文研究,且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中國大陸帶來全部專為學術研究的藏品,包括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甲骨文、青銅器與獸型石雕;漢代烽燧遺址的簡牘;山東與四川古墓的畫像磚拓本;魏晉官府、寺廟與墓葬碑刻的複製;宋元木刻印製的善本古籍;清代則有康熙皇帝硃筆遺詔的誥書、供皇帝御覽的采風圖、文武進士的科舉榜單與內閣大庫檔案,以及民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象形文字經書與日常生活照片…等質量兼具的珍貴文物。而與故宮博物院專藏供帝王個人玩賞的大量字畫、珍玩、瓷器與工藝品所不同的是,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蒐藏或取自於考古挖掘、史蹟考察,或來自於官府散佚、民間徵集與私人蒐藏,皆是針對學術研究而進行的資料採集工作,亦為本院在中國大陸時期的史學拼搏記錄與迎頭趕上西方的精神佐證。

遷赴臺灣以後,歷史語言研究所持續為學術研究進行文化遺物的蒐集,也因此在這座島嶼上開挖了許多新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例如淡水十三行的史前文物。之後陸續恢復或成立的研究單位,依循前者無徵不信、實證求真的科學精神,在各自的學科範疇進行蒐集文物、標本與資料的工作,包括民族學研究所採集原住民的衣飾、雕刻與儀式;近代史研究所代管外交部與其前身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檔案,並保存前院長朱家驊、胡適與王世杰的私人文獻;臺灣史研究所採集民間各式土地買賣、婚姻與分家契約;語言學研究所採集臺灣歌仔戲的清代戲文與早期傳教士使用方言編寫的宗教書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所轄的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徵集和拍攝大量的中國大陸與臺灣測繪地圖和航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身的動物學與植物兩研究所,則上山下海,採集臺灣原生植物與魚貝類的標本和影像資料。

而在1980年代,數位時代的開端,本院即已嘗試利用當時最先進的電腦技術,將各研究所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與資料進行數位化;2002年開始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進一步擴大規模執行典藏品的數位化與網路化,歷經十餘年的積累,已完成一百多萬筆高解析度的文物數位檔案,並建置一百多個主題網站。為實踐利用數位科技縮短城鄉差距的理念,本院亦規劃建立數位典藏入口網站,提供橫跨人文社會科學、生命科學、數理科學三大學門的內容,並請各研究單位推薦最具價值的典藏品,分成文化遺產、文獻檔案與自然資源三大類,於2012年在陳永發院士主持下出版《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精品圖錄》;再者,為讓社會大眾能藉由數位科技汲取多樣性科普知識與學術研究成果,自2013年2月起承接本院數位典藏綜管業務的數位文化中心(Academia Sinica Digital Center),以上述本院典藏精品圖錄為基礎,建置本主題網站,期待原作為學術研究而用的文化藏品的面目與身世,能經由網路線上瀏覽更易於為社會各界親近與認識。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