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創立於1928年,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分為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三學組,設有二十四個研究所(籌備處)及七個研究中心,全院具博士學位之研究人力逾一千四百名,在二百五十三名院士中,有八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央研究院自2002年起隨著「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啟動,展開大規模的數位典藏計畫,將院屬各所蒐藏的較具規模且具特色的原始典藏品數位化、網路化,以達到學術資源共享、改善終身學習環境、保存文化資產、促進人文與資訊科技的融合、以及推動資訊產業與知識經濟發展的目標。
參與國家型計畫的研究所及研究中心主要有八個,分別為民族學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歷史語言研究所、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臺灣史研究所、資訊創新科技研究中心。內容涵蓋臺灣地區魚類、貝類、植物、原住民文物、民族誌影音、近代中國歷史地圖與遙測影像、外交經濟暨名人知識庫檔案、珍藏中國歷史文物(中原與臺灣考古遺存、金石拓片、簡牘文書、善本圖籍、西南民族學、明清檔案),漢語與臺灣南島語典藏,以及數位典藏資訊技術等。
除此之外,早在國家型計畫開始之前,本院為提升學術研究環境,已支持若干研究所或籌備處進行部分文物和研究資料的數位化,迄今有成。其犖犖大者為歷史語言研究所之漢籍全文資料庫、近代史研究所之數位資料庫,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之臺灣社會科學後設資料整理與資料網站。
本院設「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作為院內數位典藏計畫的整合開放平台,以促進數位資源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應用。網站除了提供院內各研究所(中心)的數位典藏計畫介紹,並蒐集與展示數位化文物、資料庫、相關訊息與技術研發成果。為方便使用者運用院內各類數位典藏資源,資源網並提供跨資料庫整合查詢功能,並連結實體「數位典藏展示中心」之展覽內容,藉由完善的網站服務提升使用者經驗。未來將持續結合最新技術,並收集使用者回饋,持續改善各項功能與服務,達到數位典藏成果的永續經營,並提高數位典藏的研究及各類運用價值。
延伸閱讀/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本計畫將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所收藏的一批極具特色的民族誌影音資料進行數位化,這批資料主要為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從1984年開始,長達20餘年主持的各類研究計畫所採集的影音資料。內容包括不同規格之錄影帶和電影片約2,000卷、錄音帶約300卷,應是臺灣人類學界迄今採集為數最多的一批珍貴民族誌影音資料。這批由研究者於田野進行參與觀察及知識實踐期間所採集的一手影音資料涵蓋臺灣各族群,包括南島語系的原住民以及漢語系的閩南、客家和外省榮民之影音紀錄,充分呈現臺灣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內涵,可據以研究和瞭解臺灣各族群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變遷。
延伸閱讀/ 臺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
本計畫目標在整合各收藏單位有關臺灣原住民知識內容,並結合數位典藏內容、數位學習趨勢與網路互動模式三個面向,讓臺灣原住民的文化知識,從知識的保存典藏、知識的教育傳播到知識的互動回饋,相互結合,成為一個可以藉由社會大眾參與、貢獻智慧,從量變產生質變的知識深化計畫。本計畫以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所累積之數位典藏資料為基礎,發展一套完整的資料典藏、管理與使用系統,一方面描述、整合本所各項數位典藏資料,另一方面也藉由將典藏品透過網站釋出,以促進不同單位間資料之交換與互通,並使研究者與公眾透過單一入口即能使用臺灣人類學相關的資料與知識。
延伸閱讀/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本計畫是以「語言」為數位化典藏對象,包含「漢語典藏與典藏架構」及「臺灣南島語典藏」兩部份,並可細分為閩客語典藏、臺灣國語口音之社會分布典藏、上古漢語文獻標記語料庫建置、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語料庫建置、臺灣南島語數位典藏等。近年來著重於本土典藏與國際合作,主要為透過合作進行實體典藏,保存並呈現語言多樣性。合作對象包括國內與國外,合作層面包括資料、技術、訊息、推廣。實體典藏為具體語言資料之數位化,內容包括後設資料、影像檔、影音檔、多媒體檔等。
延伸閱讀/
語言典藏計畫網站
閩南語典藏—歷史語言與分佈變遷資料庫
閩客語典藏資料庫
臺灣南島語數位典藏
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
上古漢語標記語料庫
新世紀語料庫-多媒體的語言呈現與典藏
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語料庫
本計畫以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之清末至民國外交部門與經濟部門檔案為主要的數位化內容,並陸續加入館藏民間資料,建立「近代名人知識庫」。近現代中國史及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歷程與意義,一向是國際漢學界及臺灣與大陸歷史研究者的重要關懷。早期的研究重心偏重清代及民國初期的歷史,近幾年重心逐漸下移,國民政府乃至戰後冷戰初期(1950~1960年代)兩岸的歷史發展與變化,得到更多關注與探討。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變遷又是其中的重點,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所收藏的各類民國時期及戰後臺灣的外交、經濟機構檔案,以及長年蒐集的個人檔案資料,近幾年在研究資料上的價值,也因此愈形突顯。
延伸閱讀/ 近代名人暨外交經濟檔案數位典藏
本計畫以胡適先生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之後寓居美國,以及1958年回臺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之後的個人檔案為主要的數位化內容。胡適檔案,包括:胡適遺著、遺墨、藏書、照片及其他遺物等;其數位化始於2000年,經過多年耕耘,終於在2008年完成所有檔案的數位典藏工作。而胡適檔案建置為資料庫的部分,主要是其中的文件檔案。2007年,完成全部館藏文件檔案的資料庫建置;2009年,接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捐贈胡適1949年以前的文件影像檔,經過整編處理後,於2011年整合匯入「胡適檔案檢索系統」。本檢索系統,係為目前最完整的胡適檔案資料庫,計有五萬多筆資料。胡適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在近代中國舞台上佔有樞紐的地位;因此,這批檔案史料的研究價值,自不待言。
延伸閱讀/ 胡適檔案檢索系統
本計畫以「地圖與遙測影像」為核心典藏內容,將臺灣珍藏的近代空間資訊圖資加以彙整及數位化保存。地圖與遙測影像(包含空照照片及衛星影像等)保存人文及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樣貌,透過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地圖與遙測影像資料累積,除了直接呈現臺灣文化、社會與自然環境之各時期狀態及其變化,並提供其他數位典藏內容在時空座標上的標示參考。計畫目標除了典藏國內珍藏地圖與遙測影像、推動國內主要地圖收藏研究機構合作、建立合作分散式資源網路、促進資料分享、整合、加值與長久保存,也包括挑選具應用價值潛力影像進行整理、出版與授權等加值工作,以及開發共通的空間資訊檢索、展示與應用機制或平台、發展地圖與遙測影像相關處理技術,擴大地圖與遙測影像應用、利用多時序的地圖與遙測影像呈現臺灣動態變化過程等。
延伸閱讀/ 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1928年成立以來,陸續收藏許多珍貴史料,並自1985年開始推動「漢籍文獻自動化」,以及善本書、明清檔案等數位化工作。至2002年「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啟動,始將所內典藏分成「考古發掘」、「拓片」、「善本圖籍」、「少數民族」、「明清檔案」等五類,進行更全面的數位典藏基礎建設。2007年起規劃第二期計畫,以「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為名,在前一期的基礎下,擴展更多珍貴典藏的數位化、創造更多元的數位資源為目標,期望成就漢學研究中數位知識的總體經營與永續發展。建置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入口網(dahcr.ihp.sinica.edu.tw),各計畫介紹如後所列。
本計畫將史語所發掘與收藏的諸多珍貴考古材料予以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內容可分為大陸考古與臺灣考古。大陸考古包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考古遺址、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河南省安陽晚商文化安陽殷墟、濬縣辛村西周遺址、汲縣山彪鎮與輝縣琉璃閣東周遺址。此為第一代的中國考古學家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進行的考古工作,其中如商王大墓之發掘,在往後數十年內之考古發掘未再發現,其重要性不言可喻。臺灣考古則包括北部地區臺北八里十三行遺址暨十三行文化圈遺址、中部地區的「臺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與後續研究之重要遺址)以及南部、東部地區多處重要考古遺址。此相關發掘出土物對臺灣史前文化的研究和重建提供不可或缺的資料。
延伸閱讀/ 考古發掘遺物、照片、記錄與檔案
本計畫將史語所入藏之各式拓片約五萬件進行數位化,這些拓片包括史語所於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甲骨,以及因購買、贈送或自行椎拓而來的青銅器、歷代碑誌、畫象磚石、佛教造像題記、 陶磚文、璽印、封泥等。為了使這批寶貴的資料能夠更廣泛地為人所知,並且延續拓片壽命,史語所一直致力於拓片數位化的工作,並且在網絡上公開其成果。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計畫包括有「青銅器拓片」、「佛教石刻造像拓本」、「甲骨文拓片」以及「遼金元拓片」數位典藏子計畫,期透過計畫的執行,促進典藏與推廣。
延伸閱讀/ 拓片典藏知識暨網絡應用
本計畫以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既有之數位典藏成果為基礎,期望建構善本古籍的國際知識網絡,一則提供讀者更方便、更迅速的檢索利用,再則有利於國際漢學研究之參與、開展與交流。本計畫除了搭配使用者之各項檢索分析,並結合專題選粹(SDI)服務、資料擷取(data mining)技術,以萃取使用者所需之相關數位內容,可有效縮短使用者查檢善本古籍之時間;並經由各項資料庫之相關連結,重新組織並活化善本古籍之數位內容。本計畫並將結合各項漢學研究資源、學者專家、研究機構等,建置善本古籍國際學術交流平台,作為國際漢學研究合作之基礎;結合電子出版平台,線上即時出版,以爭取研究發表之時效性。配合研究主題及科普教育,邀請海內外學者專家共同參與建置善本古籍之國際學術網絡。
延伸閱讀/ 傅斯年圖書館數位典藏計畫網站
本計畫將史語所早期研究人員於1930到1940年代間,在中國東北、南方、西南地區進行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所蒐集到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進行數位化。這批資料對當代中國國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與人類學研究,均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本計畫之目標包括建置田野照片、民族文書與民族文物資料庫,架構「村寨網」入口網站,以有效管理且開放數位化館藏資料,對民眾推廣學術研究成果,並作為相關領域學人交流的橋樑。本計畫之特色為結合跨學科方法與視野,廣泛運用各種文物、文書與圖像資料,來詮釋這些材料背後的意義,並呈現中國族群研究的多元論述與探討中國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
延伸閱讀/ 村寨網 —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
本計畫旨在將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約計三十一萬件進行數位化,這批珍藏含清朝內閣收貯的制詔誥敕、題奏表章、史書、錄書、塘報、黃冊、簿冊、朝貢國表章,以及內閣各廳房處的檔案、修書各館檔案、試題、試卷、瀋陽舊檔等,其中以題奏本章為大宗。這些檔案內容涉及明清時代國家與社會各方面的事務,為研究明清史難得的原始材料。本計畫主要工作包含數位影像的製作、目錄資料庫、全文資料庫、權威控制與內容分析等,以促進檔案開放與利用。
延伸閱讀/ 明清檔案工作室
本計畫以1999年開始建置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為基礎架構,整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近25年來的魚類研究資料,並持續修訂及充實內容。網站內容包括各種魚類的正確學名、產地分布、形態分類、參考文獻、基本解說(例如:生態習性、生活史、資源利用等)、國內外標本館典藏之標本資料及圖像(標本照、X光照、生態照、生態影片)等。資料完整建立後並藉多媒體資料庫技術予以整合、管理、維護,使社會大眾均可透過網路公開瀏覽、查詢、擷取及使用。此外,「臺灣魚類資料庫」之建構在國際上已具有聲譽,不但成功的與全球魚庫「FishBase」合作,也整合至中央研究院的TaiBIF(National Node)網站並藉此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與全球各國分享資料。
延伸閱讀/ 臺灣魚類資料庫
本計畫所建置的臺灣貝類資料庫已建置有臺灣貝類277科3,748種,內容包括臺灣貝種名錄、臺灣貝類標本名錄、貝種科名、地理分布資訊、貝類文獻、貝類新種及新紀錄種名錄、貝字百譜、世界常見貝類、貝類齒舌及微細構造、臺灣貝塚貝類、臺灣貝類化石、貝器、貝殼切片內部構造等子資料庫。並提供貝類型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地點等訊息,目的在於讓使用者瞭解臺灣貝類的多樣性並能快速查詢臺灣貝類的相關資料。同時,亦至各國博物館交流合作,建立散佚海外的臺灣珍貴貝類標本資料庫。此外,為與國際接軌,本計畫亦已建立國際貝庫及英文網站介面,盼能與世界貝類資料整合。
延伸閱讀/ 臺灣貝類資料庫
本計畫旨在建立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包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標本館典藏之臺灣植物標本標籤資訊、植物生態及標本影像、植物分布圖及植物分類文獻資料四個主題。透過此資料庫,進行標本館典藏品之建檔及管理,並藉由數位化,永久珍藏本土植物生態及臘葉標本影像。本資料庫可供辨識臺灣原生植物及了解本土植物分布,並作為植物資源利用和自然保育之參考。本計畫至2011年完成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網頁管理及查詢系統,並持續進行標本資料、植物生態影像及植物分類文獻資料之新增與維護。目前已有標本標籤資料88,000筆、標本影像66,000幅、植物分類文獻資料2,280筆,以及蕨類植物、蘭科、秋海棠科、百合科油點草屬 、榖精草科 、柳葉菜科 、報春花科 、鴨跖草科、 蓼科、菊科等之植物生態影像近10,000幀。
延伸閱讀/ 臺灣本土植物資料庫
本計畫以臺灣史為核心,建置及呈現臺灣文化、社會多樣性的數位內容,並藉由結合數位人文內容與資訊管理技術,利用知識脈絡之深化加值資訊,整合臺灣史研究所珍藏民間文書、個人及家族典藏、官方歷史檔案、日治古籍、和圖像資料等數位典藏成果。同時,以資訊開放與公眾服務的觀點,推廣與深化數位典藏資源,營造友善之使用介面環境,提供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與數位脈絡(digital context)的關聯性資訊服務,使臺灣史資源應用服務多元化。在學術應用面向,提供臺灣歷史研究資訊查詢服務;在文化傳播面向,提供社會大眾公開取用,深化全民對臺灣文化的認識。並於2009年底正式成立檔案館,統整歷年來各項數位典藏成果,以臺史所檔案館入口網(archives.ith.sinica.edu.tw),提供永續數位史料資源服務。
延伸閱讀/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日治時期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臺灣日記知識庫